当前位置:首页 >> 关注教育
性教育,在中国家长的心里一直是个沉甸甸的话题。家长们总觉得其中的“度”不好把握,说“深”了怕起反作用,说“浅”了怕不起作用。
也有一类家长,知道性教育这个问题不能回避,但实在拿捏不好深浅,就采取拖延战术,拖到不得已再为之。
不管哪一类家长,你都必须看清:社会发展生活翻新,日新月异的如今,“性教育”再不该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了,你需要特别选择的只是态度——是遮遮掩掩,草草收场的“羞答答”?还是大大方方,明明白白的“赤裸裸”?
性教育如何“启齿”,本质上讲,取决于家长自己对性教育的认知水平。
心理学家认为,性教育要从孩子开始,不同年龄用不同的教育方式。好朋友的儿子19岁,这个暑假就要单独去美国留学,有一天晚上,母亲郑重对儿子说,如果你恋爱了,上床一定要戴套,儿子低头、点头。这是典型的中国家庭的性教育模式,因为不得已,却也点到为止。
对于性教育,我们能不能像教育孩子明明白白做人一样,把它变成一个正常的家庭话题,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公开谈论这些问题的家庭气氛,让孩子可以无所顾虑地把交友情况和内心感受告诉家长,这样父母才能及时帮孩子把握方向!这就需要家长对性教育有高度的认识,需要家长先做好敞开沟通的准备,而不要选择在月黑风高时郑重其事,弄得双方都紧张,孩子更觉得害羞和尴尬。
很多家庭在性教育的课题上产生分歧,什么时候说,怎么说,甚至依然有家长抱着让孩子无师自通的想法,并振振有词“我们还不都是无师自通?”
让孩子无师自通?有太多惨痛的事例值得家长们吸取教训。
性教育是个复杂的课题,就像做题一样,如若遮遮掩掩,一方面无法解开孩子的疑惑,另一方面等到他以后自己懂了,还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,觉得你这老师不称职。要完成好这个课题,唯一的捷径就是家长加强学习、提高认知。
- 【专题】2011全国各省市高
- NGO悬赏20万征集传统节日L
- 企业公益意识悄然改变由反
- 拒赴“巴比宴”也不要那么
- 5000玉树学生异地就学
- 企业赈灾:让勇担社会责任
- 壹基金惊变90天:探索“壹
- 地球一小时2010公益活动
- 有难同担 为台湾捐款
-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——灾